搜 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回家之路 > 文章正文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四病房智障与聋哑精神疾病患者探访纪实

发布于2016-11-01 13:49:10   浏览次   来源: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者:任喜荣 张倩倩  

         

        智障,是智力残疾,指的是智力水平的降低,或者智力水平低于同类人,多以语言障碍、思维幼稚、想象力缺乏,情绪不稳为主要特点。精神病,是精神残疾,指的是智力水平、心理能力正常,只有在发病时才会出现思维紊乱或者幻听、幻视,情绪不稳,甚至产生荒诞、不切实际的想法等症状。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和社会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智障和精神病并不能混为一谈,它们虽然同属残疾,但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均不相同。不必赘述大家也能想象出,不论遇上这两种残疾中的哪一种,对于一个人来说都将是极大的痛苦。

        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也想象不出,在我们身边真的生活着一批正处于比上述情况更加复杂的人,他们同时遭受着智障和精神疾病的双重折磨,比其他单纯遭受智障或精神疾病的患者更加痛苦。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四病房,就收治着这样一批特殊的精神疾病患者。目前,四病房共收治精神疾病患者132名,其中,3名患者是轻度智力障碍,6名患者是中度智力障碍,另外,还有2名患者是聋哑人。
 
        罹患精神疾病,一旦发病,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都会发生明显且持久的异常,导致患者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如果再加上智力障碍或者聋哑障碍等残疾,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带着疑问与担忧,我们来到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四病房,对此类特殊人群进行实地探访。
 
 
        生活不能自理  护士每天照顾生活起居
 
        随着病房大门“吱呀”一声打开,四病房护士长桑艳云带领我们进入病房内部。在工娱疗室,状态稳定的休养员正在几名护士的带领下,集体观看娱乐节目,室内宁静和谐,不时传来护士和休养员们的说笑声。进入病房区,长长的走廊空空荡荡,只见护士搀扶着一个步履不稳的身影在走廊内散步,那是住院患者阿朋(化名),据护士长介绍,阿朋是9名智障患者中的1名,他对大家平时参与的娱乐项目并不感兴趣,很多时候都喜欢这样独处。
 
        阿朋只有28岁,早在6年之前就表现出了精神病症状。发病前,阿朋随乡下祖父母居住,虽然个人生活料理能力差,但基本的生活起居还可以自理。自发病后,阿朋渐渐出现发呆、无缘无故自语自笑的状况,还时常大喊大叫、发脾气时冲动打人、损物、让人无法理解,生活起居也变得无法自理,大小便解在裤子里或床上是常有的事,祖父母再无能力照料发病后的阿朋,只得将他送到城里父母处居住。被接到城里的阿朋,病情并没有因环境的改善而好转,而是愈发严重,发病期间,阿朋对父母表现得越来越淡漠,常常到处乱跑,向父母提出各种小孩子才会提的要求,稍不满足就会发脾气、摔东西、躺在地上打滚哭闹,甚至出手伤人。
 
 
        阿朋父母出于无奈,只好将阿朋送到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被收治在精神科四病房。经过主任医师刘广敬的仔细观察,阿朋被初步诊断为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高血压和精神发育迟滞(中度)。自此,阿朋父母明白了阿朋越来越难照料的原因,阿朋也开始在四病房接受系统治疗和精心照顾。对于阿朋,除了要监督他每天按时吃饭、吃药、补充营养并迎合他的心理需求之外,护士们最“无奈”的一件事就是每天要为他换洗裤子或床单、清洗身体。因为他发病之后不知去厕所蹲下大便,几乎每天都会解在裤子里或者床上,夏天温度高,护士们就帮他洗澡,冬天温度低担心他感冒,护士们就帮他清洗屁股。由于条件限制,四病房虽然是男病房,但病房的护士不仅仅只有男性,还有相当一部分护士是女性,不论男女,只要当天值班,这些工作必须得干,其中艰辛可想而知。自2015年1月9日至今几百天如一日,护士们都咬牙坚持下来,谁也没有抱怨过一句。
 
        据了解,像阿朋这样的患者病房里还有三、四个,只是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略有不同,有的只是不知排便,有的则连吃饭也不知道,需要护士们时刻细心的提醒与照料。他们大多数进步比较缓慢,但是每当有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能令护士们欣喜一整天,说到这里,护士长高兴地告诉我们,在护士的精心护理与指导下,病房内最近有一位曾经连吃饭都不知道的智障精神疾病患者已经可以按时自主地去护士那里取饭、吃饭了。
 
 
        智商仅三、四岁孩子水平  稍不顺心则哭闹打人
 
        另一名住院患者小丁(化名),22岁,也是精神发育迟滞(中度)。提到小丁刚入院的那段日子,由于环境改变,他总是感到烦躁不安,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躺在地上打滚吵闹,不论是谁,只要是距离他近的,都有可能被他伤到。护士们在对他进行护理时,必须加倍小心,以免被他伤到。尽管如此,很多护士的脸上、手上还是留下了被他抓伤的痕迹,甚至连一些病友也没能“幸免于难”。每当这个时候,护士们都无暇顾及身上的疼痛,想尽一切办法安抚阿朋,避免小丁造成自伤或伤到他人。同时,护士们还要对周围被他惊吓到的病友进行安抚,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磨合,护士们对小丁的喜好有了进一步了解,多数情况下都能在他烦躁不安时及时满足他的心理需求。小丁也逐渐接受了病房的新环境,与护士们相处地越来越融洽。一位年轻护士说,小丁现在已经成了病房的“活宝”,最近一段时间,只要他父母来看他,给他带来的东西,不论是蛋糕、橘子、糖之类的零食,还是背心、袜子之类的生活用品,只要他认为是好东西,就会先拿出一些,跑去送给护士站的护士,每当看到小丁拿着一块咬过的蛋糕或者一只新袜子跑来护士站送给护士时,大家都会觉得又想笑又感动。
 
 
        据护士长介绍,有智力障碍的精神疾病患者通常对自身疾病状态无批判认知能力,不发病时,他们对生活的认知尚且停留在三、四岁小孩子的水平,发病时的护理难度可想而知。护理人员在护理智障精神疾病患者,与他们进行沟通时,必须把他们当做三、四岁甚至年纪更小的孩子来看待,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或者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整个过程必须有十足的耐心,否则一不留神,所做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聋哑障碍的精神病患者  比普通患者更加难以沟通
 
        除了与智障精神疾病患者的沟通会让护士们感到吃力,四病房还有一位特殊患者让护士们在沟通时感到“劳心伤神”,就是那位有聋哑障碍的精神疾病患者小刚(化名)。所幸小刚小学期间就读于聋哑学校,部分需求都能用手语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遇到一些紧急特殊情况,阿明也常常不知如何表达。
 
        据护士长回忆,刚入院的时候,小刚感觉胸闷不舒服,他着急地跑到护士站找护士求助,他使劲地拍着自己的胸脯,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一上一下地比划着,口中发出“啊、啊”地声音,眼神显得十分焦急、无助,几位护士仔细研究了好几分钟,才发现小刚比划的是心电图。随即,护士们便把小刚送去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竟然真的发现心电图有问题,于是又很快联系医院内科对小刚进行会诊,进一步查出小刚出现了房室动性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等躯体问题,及时明确了应禁用的药物,方才避免了更严重问题的发生。为更熟练地应对类似情况,四病房的工作人员目前已经开始自发主动地学习手语,以便今后遇到像小刚这样的聋哑患者时能够更快速、有效地与他们沟通。
 
        不要放弃智力障碍精神疾病患者  他们同样可以进步
 
        采访即将结束时,我们看到,休息室的患者们观看完娱乐节目后,在护士的带领下做起了健身操,小丁也拍着手加入了队伍当中,虽然他动作与其他人不一样,但可以看出,他很开心。护士长对我们说,小丁现在正慢慢地融入这个集体当中,虽然他对于病房开设的大多数活动还不能完全理解,但高兴时他还是会来“参与”一把,虽然每次注意力只有短暂的几分钟,但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目前,病房对患者开展的诊疗项目主要有药物治疗和MECT电抽搐、脑反射治疗、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等仪器治疗,康复训练项目主要有工娱治疗、运动疗法、团体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治疗等。对于智障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和仪器治疗是必须的,至于他们的康复训练,四病房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在他们的悉心指导和耐心鼓励下,大多数智障精神疾病患者现在也都像阿明那样已经能参与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项目,比如日常的穿衣吃饭、用精确的话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帮助他人递拿物品、跳健身操、画简笔画等。
 
        四病房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智障精神疾病患者虽然只有几岁儿童的心智,但他们也像儿童那样乐于助人、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经过深入了解也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所以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努力让这些智障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好转的同时也能够慢慢地生活自理,希望他们康复好转回家之后不再让家人为他们的生活起居操劳,甚至能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同时,他们也表示,希望社会对这些智障精神疾病患者多一些爱心与关怀,多开设一些接纳他们的工疗康复机构,让他们能够在那里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责任编辑: 倩倩   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收藏  转载

Copyright © 2002-2017 cn-psy.com 中国心理健康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3018553号  
访问统计:cn-psy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心理咨询热线:96009996